全国咨询热线:400-836-5895 | 申请试用 |
移动恩讯舆情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XML)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监测热点 >
[舆情公关] 加长版“双十一”落幕 线上经济秩序需规范
2020-11-20    点击频次:   
   恩讯舆情公共:编者按:把握新媒体热点,展望新媒体未来。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到行业,搜罗新鲜资讯,陈述多方态度,观察进行时,就在人民网舆情频道推出的一周新媒体观察。
 聚焦双十一
 加长版双十一:传统电商战报喜人,短视频直播电商潜力与问题并存
 据央视网消息,今年双十一有两波售卖期,11月1日-3日为第一波售卖期,11月11日为第二波售卖期。截止到11月12日凌晨,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成交额突破7800多亿元,与往年相比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双11”天猫实现成交额498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6%,是过去三年来最高增速。京东双十一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元,较去年增长超32%;苏宁易购11月1日至11日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72%。
 据中国日报网消息,今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首次加入双十一活动, 10月25日起,抖音开始进行预热活动,开设了“11.11抖音宠粉节”,并且在11月1日终极秒杀日正式开启“双十一”,平台整体支付口径成交额破187亿,单日成交额破20亿;在10月31日-11月11日,快手设置了“集卡分5亿”以及“整点红包雨”两波营销活动。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双十一”,直播带货的促销方式愈发流行。然而在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却已经围绕“影响力”指标形成了造假产业链。直播带货的收费主要以坑位费(即指定主播带货商品需要支付的费用)和佣金两部分构成,主播的影响力将决定具体的费用及比例。于是在有些直播中出现了观看人数吹牛、销售数据“注水”的问题,不少被蒙骗的商家最终赔钱,同时一些只认钱不看品质的“无底线”带货也直接坑害了不少消费者。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点评:今年的“双十一”拉长了战线,让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有利于缓解集中购买造成的网络压力。而“双十一”再创销售新记录,体现了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新冠疫情影响交织叠加的大环境下,通过双11这场“购物狂欢”窗口可以看见中国经济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下恢复元气。
 央视网评论:双十一的销售业绩展现了中国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复苏的最佳“晴雨表”,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科学有效。
 “双十一”的复杂活动方式再次升级,一方面增加用户黏性,有助于刺激消费;但另一方面,规则复杂让用户消耗精力、浪费时间,进一步引发反感。对此央视新闻评论:“商家们可以诚意多一点,让利大一点。”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繁荣的今天,考虑刺激消费的同时,数字鸿沟和数字红利等问题也需关注。
 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以直播电商等形式切入电商领域后,今年的“双十一”是其入场全网最大购物节的初尝试,同时也是对平台资源、数据、物流运转能力的巨大挑战。是否能创造良好的用户购买体验影响着短视频平台电商的用户黏性,更影响着短视频平台未来在电商领域的规划与发展。
 直播电商行业已不再是淘宝直播一家独大,抖音和快手正引借其视频流量奋起直追。面对“双十一”期间的行业战报注水,电商、短视频等平台应强化自身监控体系,通过建设流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主播的观看数据和流量数据,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流量造假、伪造销量等情况。应将有造假行为的主播列入黑名单。
 政策指导
 1、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规范互联网平台经济秩序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 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反垄断指南》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方面对平台经济领域做出规定,界定规范互联网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
 点评:当今社会,互联网平台用户规模日益扩大,平台经济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一方面享受来自互联网平台完备的服务,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互联网平台垄断的限制,因此亟需相关规章规范互联网平台经济秩序。针对现状,《反垄断指南》对实施垄断协议、限制竞争、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例如“大数据杀熟”、 “二选一”等)做出分类界定且提出相应的处罚方式,这样在用户面对互联网不良垄断行为时,有规章可以保护用户权益;同时能有效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维护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互联网平台健康成长。
 2、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会议指出线上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并从九个方面对现存的问题向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强调,互联网平台企业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不断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共同促进线上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点评:今年以来,线上经济助力抗击疫情、维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成为疫情期间满足民生基本需求的“稳定器”。随着互联网应用广泛普及,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层出不穷,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按下快进键。线上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先涨后降”、“规则复杂”、“算不清”等虚假促销;直播带货销售数据造假,夸大宣传,退货率极高等问题在这次“双十一”购物节中尤其凸显。明确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还需要各部门加强监管,落实管理责任,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商家自觉维护,共促进线上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科技前沿
 1、全球移动宽带论坛在沪举办 中国联通最快明年实现2G全面退网
 据人民日报报道,第十一届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11月12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华为与其行业伙伴GTI、GSMA联合举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探讨持续推动5G产业发展、联合创新、跨产业合作,打造健康、双赢的产业生态环境。中国联通5G共建共享工作组组长苗守野表示,联通今年底已计划240个本地网2G退网,最快明年底实现2G全面退网。
 点评:在4G也进入成熟期、5G大规模投资和逐步商用化的情况下,,运营商面临高运营成本的压力。形成 4G+5G 协同的极简目标网,既有助于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也有助于推动中国通信网络升级。网络升级意味着成本,对于原有的2G、3G用户,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老人,需要给他们一定的过渡时间和补偿措施。如何在退网过程中减少社会冲突,还需要政府和运营商双方共同努力。
 2、腾讯推出产业版地图 打造产业互联网与未来城市融合的数字底座
 据新京报报道,11月10日下午,腾讯在北京发布了产业版地图――WeMap。WeMap将通过实时精准的数据,融合多元信息,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在保障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同时,达到“实时感知、真实刻画、精准决策和智能服务”,助力推进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建设。会上还宣布了WeMap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坚持开放和赋能的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建智慧产业新生态。
 点评: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的今天,产业发展与城市的融合正在持续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WeMap可以提供数字地图基础、新的研究问题、灵活的算力资源、开放的合作生态以及实际的落地场景。但如何构建完整的数字信息地理结构生态,如何整合各个领域的信息并做到信息准确有效,在落实的时候从哪几个环节保证隐私权?要想真正达到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深度且准确的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和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晨、杨晓倩、曾一埔、程柏冰)
(责编:袁勃、李娅琦)
 恩讯舆情说明:本文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若涉侵权,请致电恩讯舆情立即处理


立即注册 免费试用 TRIAI FOR FREE

联系恩讯 CONDADT US

  • 北京市顺义区复兴四街3号院4号楼1至8层101内4层B408室
  • 4008-365-895

恩讯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