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400-836-5895 | 申请试用 |
移动恩讯舆情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XML)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监测热点 >
【恩讯舆情监测】教你如何分析舆情并报告
2018-01-26    点击频次:   
   宏观有视野,抓立意和布局
舆情话题或事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它们有现在的状态,也有过去的演变轨迹和未来的可能动向。不光在此处,还有可能是一系列变化的一个局部节点。舆情分析报告的宏观视野,要能跳出事件和议题,用“上帝视角”审视。我国舆情业界代表性人物,也是我舆情工作的领路人祝华新曾要求我们舆情分析要有坐标意识,我认为这个词用来概括舆情分析报告的宏观视野非常贴切。
中观有线索,抓趋势和特点
如果说宏观视野是舆情分析报告的金字塔尖,它需要通向那一个点的若干条逻辑线。否则,再高的立意和视野也是缺乏梁柱的空中楼阁。什么是舆情报告的梁柱,我认为是对舆情话题或事件环境、趋势、特点的准确把握。环境、趋势、特点建构起了舆情报告对事件和话题分析的边界和框架。例如我们想撰写一份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舆情报告,在分析结构上就至少需要考虑到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与互联网生态、我国社会形态的碰撞,需要将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特征纳入人们社交媒体使用的普遍过程中,之后再看他们对一些信息的偏好,我们才不至于陷入长辈沉迷朋友圈“无可救药”的迷思。
微观有内容,抓观点和数据
舆情观点和舆情传播数据,是舆情分析报告这个大厦的“砖头”。人们对事件和话题的看法,即公开自主充分的表达,是舆情的先决条件。观点的倾向、渠道和载体、发展路径等,是支撑舆情报告的基础,各类数据则是量化分析的必要方式。一份质量有保证的舆情报告,离不开从各个维度阐述观点的数据支持。


立即注册 免费试用 TRIAI FOR FREE

联系恩讯 CONDADT US

  • 北京市顺义区复兴四街3号院4号楼1至8层101内4层B408室
  • 4008-365-895

恩讯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