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400-836-5895 | 申请试用 |
移动恩讯舆情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XML)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监测热点 >
[恩讯舆情优化] 舆情汹涌 中药协会致歉撤销对鸿茅药酒的表彰
2019-12-27    点击频次:   
   恩讯舆情优化:12月26日,中国中药协会在官网发布了致歉函,宣布撤销对鸿茅药酒的表彰,纠正错误,规范管理;并对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以及对中药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困扰,表示诚恳道歉。中药协会表示,在引导鼓励会员企业热心公益、投身精准扶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中出现偏差,疏于审查和管理,尤其对于“鸿茅药酒事件”在社会公众舆论中的影响认识不足,引起广泛质疑。
 据媒体报道,12月21日,在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鸿茅药业被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荣誉称号,鸿茅药业一副总裁获评“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此获奖消息一出,再度引发舆论热议。
 25日人民网舆情频道发布舆情观察:《鸿茅药业获社会责任奖引发舆论争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赵劲认为,多次陷入负面争议的企业获评“社会责任明星企业”与公众认知不符,颁奖协会回应不当加剧舆论争议。鸿茅药业曾因“跨省追捕”案引发热议,近年来,企业也多次因媒体报道其“豹骨入酒”“近10年违法2000余次”等事件,陷入舆论争议中。企业虽荣获“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奖”,但是否在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真正重视了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争议屡现的当下已不是一个奖项能说清,品牌声誉形象的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芦珊指出,品牌声誉的硬伤是鸿茅药业亟需突破的被动局面,换言之,负面形象的刻板印象已取代了客观的认知方式。因此,鸿茅药业缺乏与公众正常的“对话”渠道――一方面是鸿茅药业借助各种机会修正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则是公众“捂”起耳朵,执意坚持此前的认知结果。突破此番窘境,重塑产品信心与品牌健康度是鸿茅药酒的当务之急,盲目的以奖项“加持”品牌,只能让急功近利的心态与此前的负面形象相叠加,进一步加深不良形象的认知。整体来看,鸿茅药业品牌声誉危机的根源在于公众对其产品的不认可,以务实的举措澄清夸大宣传、功效存疑等舆论质疑,改变产品及品牌认知,否则,舆论只能“盯着过去不放”。
 赵劲还分析,公众对企业产品口碑难以谈得上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获得了行业协会为其颁发的“履行社会责任奖”,导致舆论质疑有“带病”获奖之嫌。舆论追问亟需颁奖方“中国中药协会”澄清、明示,但协会向媒体回应时却称评奖标准“不方便透露”“是我们行业内的事”。公众心中的疑虑得不到解答,也就难以支持协会提出的对待鸿茅药业应“翻篇”的要求。协会“自说自话”的举措,不仅没有平息争议,反而遭至舆论质疑“企业违规时,协会失声,企业要修复形象时,协会却颁奖”,这样的举措没有履行行业协会应有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职责,流失了公信力。

以下为中国中药协会致歉函全文
 12月21日,我们在发布《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因把关不严,在表彰环节出现了争议较大的入选企业和个人,引发公众批评。
 在此,我们对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以及对中药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困扰,诚恳道歉!
 深刻反思,我们在引导鼓励会员企业热心公益、投身精准扶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中出现偏差,疏于审查和管理,尤其对于“鸿茅药酒事件”在社会公众舆论中的影响认识不足,引起广泛质疑。对此,我们诚恳接受各方就此事对我们的批评指正。
 我们决定撤销本次表彰,纠正错误,规范管理。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作为行业组织,我们有责任引入公众视角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为此做持续努力。
 再次诚恳道歉!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进行监督、批评、指导!
(责编:邱越、袁勃)
 恩讯舆情说明:本文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若涉侵权,请致电恩讯舆情立即处理


立即注册 免费试用 TRIAI FOR FREE

联系恩讯 CONDADT US

  • 北京市顺义区复兴四街3号院4号楼1至8层101内4层B408室
  • 4008-365-895

恩讯名片!